•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企业资质
  • 服务范围
  • 成功案例
  • 工程技术
  • 仪器设备
  •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 联系我们
  • 服务范围

    房屋安全性鉴定房屋质量检测专业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危房鉴定施工影响鉴定老旧小区改造鉴定中小学、高校安全鉴定幼儿园、培训学校安全鉴定房屋可靠性鉴定房屋结构安全鉴定工程质量鉴定酒店、宾馆安全性鉴定KTV房屋鉴定消防检测、消防安全评估证据保全鉴定酒吧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私人住宅安全鉴定工业厂房安全鉴定拆改房屋安全性鉴定厂房抗震鉴定房屋完损等级评定、事故安全鉴定出租房屋租赁前安全鉴定施工影响鉴定灾后建筑物的鉴定房屋加固增层改、修缮扩建鉴定房屋质量鉴定房屋改变用途、使用功能鉴定广告牌鉴定

    联系我们

    客户专线:19195952078(微信同步)

    客服人员:刘工 

    业务邮箱:986068315@qq.com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经开区那洪大道8号洪福花园

    邮编:53000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工程技术 > 厂房鉴定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特性 :

    长期以来,结构工程学科对混凝土裂缝研究的重点通常是宏观裂缝(肉眼看得见)的产生机理及预防补救措施,其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研究裂缝的开展及发展变化对结构的刚度、强度的影响;而混凝土大量的微观裂缝(肉眼看不见)在混凝土搅拌初期就存在,是混凝土内部固有的一种裂缝,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却没有得到重视,造成了由于耐久性不足导致结构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因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需要处理的工程更具有普遍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混凝土微观裂缝对耐久性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微观裂缝的存在是混凝土材料本身固有的物理性质,它对弹塑性、徐变、强度、变形、泊松比、刚度、化学反应等有较大影响。在荷载作用下,微观裂缝会扩展并迅速增多,相互之间串连起来,形成工程上广泛研究的宏观裂缝,直至完全破坏。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掺和一定比例的砂、石和水,有时还加人少量的各种添加剂,经过搅拌、运输、注模、振捣、养护等工序后,逐渐凝固硬化而成的人工复合材料。它是一种非匀质、非同向的三相混合材料。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和水泥水化凝固过程中必然产生微观裂缝。它是材料固有的一种物理性质,混凝土的微观裂缝主要有三种;(1)粘着裂缝是指骨料与水泥石的粘接面上的裂缝,主要沿骨料周围出现;(2)水泥石裂缝是指水泥浆中的裂缝,出现在骨料与骨料之间;(3)骨料裂缝是指骨料本身的裂缝。混凝土微观裂缝的存在、扩展、增加,使应力-应变曲线向水平线倾斜,应力滞后于应变,泊松比增加,刚度下降,持久强度降低,徐变增加。

    混凝土中宽度不小于0.05mm的裂缝是肉眼可见裂缝,亦称为宏观裂缝。宏观裂缝是微观裂缝不断扩展的结果。

    宏观裂缝主要指各种荷载(外荷载、温度、收缩、沉陷、变位等)作用下产生的裂缝,按其形状可分为表面的、贯穿的、纵向的、横向的、上宽下窄、下宽上窄、枣核形、对角线式、斜向的、外宽内窄的和纵深的(深度达1/2 厚度)等等,裂缝的形状与结构应力分布有直接关系。一般裂缝方向同主拉应力方向垂直或与剪应力平行(纯剪裂缝)。

    在混凝土工程结构中,由于微观裂缝对防水、防腐、承重等都不会引起危害,所以具有微观裂缝结构可假定为无裂缝结构。在结构设计中不允许出现的裂缝,是指宽度大于 0.05mm的初始裂缝。由此可见,有裂缝的混凝土是绝对的,无裂缝的混凝土是相对的。

    宏观裂缝又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

    (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初期,由于水泥水化热大量产生,从而使混凝土的温度急剧上升。但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条件较好,热量可以向大气散发,其温度上升实际比较少;而混凝土内部由于散热条件较差,热量不易向外散发,所以其温度上升较多。混凝主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扭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混凝土表面裂缝虽不属于结构性裂缝,但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的断面已被削弱,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能促使裂缝进一步开展。国内外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宽度都有相应的规定,如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允许裂缝宽度就有明确的规定:室内正常环境下的一般构件为0.3mm;露天或室内高温环境下为0.2mm。

    (2)深层裂缝。基础约束范围内的混凝土,处在大面积拉应力状态,在这种区域若产生了表面裂缝,则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深层裂缝,甚至发展成贯穿性裂缝。深层裂缝部分切断了结构断面,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施工中是不允许出现的。如果没法避免基础约束区的表面裂缝,则应极力设法阻止这种裂缝向深层发展。若能对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适当,则基本上可避免出现深层裂缝。

    (3)贯穿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及塑性状态,弹性模量很小,变形变化所引起的应力也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混凝土浇筑一定时间后,水泥水化热基本已释放,混凝土从最高温度开始逐渐降温,降温的结果引起混凝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等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导致产生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就会产生贯穿性裂缝。

    贯穿裂缝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全断面,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耐久性、防水性等,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应当采取一切措施,坚决控制贯穿裂缝的产生。


    上一篇:房屋安全性鉴定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服务范围   |   成功案例   |   工程技术   |   仪器设备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 桂ICP备2021002302号-1 集翔网大提供技术支持